周边众筹破亿,“杀疯了”的流浪地球会有主题乐园吗?******
中新网1月31日电(中新财经 左雨晴) 累计票房27亿、多平台评分第一、北美周末票房前十、英国上映当日票房前十……春节档上映的《流浪地球2》,让不少网友惊呼“杀疯了!”
电影里,剧情细节引发热议;电影外,《流浪地球2》也迎来中国科幻电影与观众的“双向奔赴”:1月30日,赛凡科幻空间出品的《流浪地球2》周边众筹进度突破1亿元人民币。
27亿票房带动超1亿元周边众筹,《流浪地球2》向电影行业与观众展示的,不仅是中国式科幻电影的极致浪漫,还有衍生品市场的无限潜力。
爆单1亿元 网友呼吁“一户一笨”
春节档上映的《流浪地球2》,无疑是目前讨论热度最高的电影之一。但对于已二刷电影的孙雪(化名)来说,单纯讨论剧情已不能满足她对“小破球”的喜爱,在得知赛凡推出了正版授权周边的第一时间,她立刻选择了下单。
1月31日,《流浪地球2》三款周边淘宝众筹总金额已经破1.2亿元。 截图自淘宝“造点新货”平台。孙雪告诉中新财经,自己很喜欢电影里的机械狗笨笨和人工智能MOSS,于是选择购买了成品模型。“其实还有拼装版,但我对拼胶并不了解,考虑再三还是买了成品。”而在赛凡官博的评论区内,也有网友留言称自己买了拼装版:“想要和孩子一起组装。”
中新财经注意到,作为《流浪地球2》官方正版授权商的赛凡,除上架了徽章、鼠标垫等“软周边”现货外,还推出了三款众筹产品:机械狗笨笨、数字生命卡和人工智能MOSS。其中,最便宜的MOSS拼装版价格为148元,最贵的笨笨成品版为488元。
尽管价格并不便宜,但粉丝们还是选择了“激情下单”。《流浪地球2》周边实际众筹金额迅速突破千万,并成为最快破亿的影视IP衍生品。对此,赛凡称众筹金额已远超预期,呼吁大家理性消费。
然而这未能阻止网友“上头”,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希望能实现“一户一笨”,并为周边设计出谋划策:“数字生命卡的设计可以再改进一下。”“还想要太空电梯、门框机器人!”一些网友提出更“硬核”的周边需求:“外骨骼装甲可以有吗?”更有粉丝直言:“我们买的不是周边,是中国科幻的未来!”
“让人类保持理性,确实是一种奢求。”对此,有网友借用电影中的台词调侃。
29日晚,“爆单”的赛凡不得不发布众筹产品截档公告,表示因工厂本年度产能原因,为最大程度保障产品品质以及发货周期,最终决定在销售完今年产能数量后截档。
30日,在赛凡成交数近50万、众筹金额破亿后,孙雪再度下单了定制版的数字生命卡。“大家都在戏称这个是‘赛博骨灰盒’,我觉得自己也可以体验一下赛博式浪漫。”她向中新财经表示,下单当晚该产品预订已彻底告罄。
除赛凡外,徐工集团、52TOYS的《流浪地球2》正版衍生品众筹项目也均远超目标金额,正版授权的《流浪地球》手游也在日前开启了预约通道,一场属于流浪地球的消费“狂欢”正持续上演。
《流浪地球2》海报国产影视IP从无到有 主题乐园还远吗?
周边众筹超1亿元,这届消费者为何如此愿意为《流浪地球》掏钱?
作为IP的延伸,衍生品一直承载着消费者对IP的情绪化消费,成为IP商品化后的重要收入渠道。艾瑞网在相关报告中指出,娱乐IP衍生品价值除了可以扩宽商业变现能力之外,还可以延长IP的生命周期,丰富IP内容的宣传渠道。
长期以来,国外头部IP诸如漫威宇宙、迪士尼、哈利·波特等,都对国内消费者影响深远。而近年来国内影视IP爆款不断,佳作频出,也刺激了国产IP衍生品市场,年轻消费群体对国产IP衍生品的购买尤为慷慨。
2015年7月,电影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衍生品上线淘宝众筹,一天内便筹款破千万,刷新了淘宝众筹娱乐类项目的筹款金额纪录;一年后,《大鱼海棠》上映两周,其衍生品销售总额就已达5000多万元,远超其3000万元制片成本;2018年,《流浪地球》衍生品的众筹总额则为769万元;《山河令》《陈情令》《盗墓笔记》《白蛇2:青蛇劫起》等也均迎来过衍生品热销。
但与国外头部IP相比,《大圣归来》等IP缺乏延续性和稳定性,其衍生品的热销也犹如“昙花一现”,生命力并不持久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国内影视IP的衍生品市场仍不成熟,除内容端与衍生品端割裂、衍生品不够多元化外,侵权盗版等乱象也会打击IP对衍生品市场的信心。
例如,此前曾大热的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其周边销售计划未能与电影上映同步,导致当众筹项目姗姗来迟时,市场上早已是盗版横生。想要向迪士尼、漫威的商业模式看齐,打造纯熟的全产业链,对国内IP来说仍是任重而道远。
目前,《流浪地球2》多批次众筹产品均已售罄。根据赛凡公布的发货周期,众筹期间的订单最晚将于今年11月底全部完成发货。不少网友已开始在微博上催工:“生产线要起火星子了!”
不过,面对如此庞大的订单量,也不乏网友对赛凡的产能、品控表示出担忧。孙雪也有此种想法:“品控一直是周边销售的问题之一,尤其是这次众筹数量大、批次多,希望厂家能严格把控质量。”
但毫无疑问的是,《流浪地球》连续两部电影的出色表现,已让不少网友对其IP的生命力抱有极大的希望,他们的消费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购买周边模型,有网友表示:“希望有一天能够去流浪地球主题乐园。”(完)
春节两岸人员往来需求旺 航空公司增班服务******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(记者 路梅)2023年春运将于7日启动,海峡两岸人员往来需求大增,不少执飞两岸航线的航空公司增班服务,一些热门航线的春节高峰日期订票率已达八成以上。 2023年春运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“乙类乙管”各项措施以来的第一个春运,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预计民航客流量将明显增长。 就此,春秋航空公司宣传部部长毛懿对中新社表示,春秋航空计划自1月15日起至3月底,恢复上海到台北航班,目前订票情况较好,预计春节期间客座率可达九成以上。“这条航线上的两岸出行需求一直比较旺,春运期间恢复航班,将更加便利两岸旅客的出行,我们也会精心配备飞行机组,为旅客提供温馨的服务。” 记者当天通过订票网站查询了解,春运期间多数执飞两岸航线的航空公司都增加了客运航班数量。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例,自1月11日起至2月底,“上海浦东—台北桃园”航线由目前的每两周一班增加至每周七班;“北京首都—台北桃园”则由每周一班增加至每周两班。航空售票处订票员查询后表示,自1月14日开始,春节高峰日期的两岸航线票源已较为吃紧,多数航班的订座率超过八成。 自2008年两岸开放空中直航后,大陆开放航点61个,台湾开放航点10个,每周两岸客货运航班超过890个。2020年2月至今,民进党当局以防疫为借口,单方面暂停57个大陆航点的两岸航班,仅保留北京、上海、厦门、成都4个航点,两岸航班数量大幅缩减。 据了解,2020年之前,原有十余家大陆航空公司开设两岸航班,航点和人员往来受限后,仅有国航、东航、南航、厦航保留少量两岸航班,春秋航空与吉祥航空则在今年春运期间复飞部分两岸航线。 航空界人士指出,目前两岸直航航点少、航班数量有限,很难满足两岸民众正常出行需要。许多台商台胞亦呼吁,尽快开放两岸航点、增加航班,让两岸人员交流和贸易往来恢复正常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